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電動汽車是解決環境問題、實現清潔發展的重要方式,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認為,應加強電動汽車的政策扶持,編制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規范,加快技術開發,為電動汽車發展提供精細、多元的供電服務。
全國政協委員 藍閩波:完善充電設施配套政策 推進充電網絡健康發展
充電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尚處于產業發展導入期。應編制、完善新建居民住宅、公建配套停車場(庫)建設規范、標準,提高配套供電設施設計標準;進一步加大對公共充電網絡的補貼力度,確保公共充電網絡可持續發展。
我國已躍居世界最大電動汽車產銷國家,全國已累計建成各類充電設施20萬臺。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認為,充電設施是新型的城市基礎設施,尚處于產業發展導入期。公共充電設施以直流快充為主,建設投資大,設施利用率低,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全面虧損,尚未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補貼政策體系也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曾發文,要求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但缺乏配套設計、建設標準和規范,實際操作無據可依。
據統計,上海有5.8萬臺充電樁,其中,居民個人獨立用電報裝2.86萬戶。按照目前居民小區配電設計標準,引導用戶夜間低谷充電等需求側管理手段,可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但部分老舊小區常以配電容量接近飽和、建設充電設施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拒絕居民安裝充電設施。如不及時編制、修訂住宅區、公建配套停車場(庫)的設計規范、標準,將難以滿足中長期充電需求。
藍閩波建議,源頭上,應編制、完善新建居民住宅、公建配套停車場(庫)建設規范、標準,綜合考慮用電同時率、需求響應技術應用、分布式儲能應用,科學估算車庫、車棚負荷需求,并據此提高配套供電設施設計標準。下游領域,開發商在新建居民小區時,應按遠期規模預留充電設施、管線橋架、配電設施、電表箱安裝位置及用地。實際電力容量、表箱表位可按需求配置,以節約社會資源,提高設施利用效率。相關部門在核發工程許可、施工圖審核、工程驗收等環節,也應根據上述規范、標準進行審核和檢查。
城市公共充電網絡建設對于培育電動汽車市場、加快電動汽車推廣應用發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公共充電網絡要求布點均衡、服務半徑合理、充電快速便捷、支付手段豐富、設施安全可靠、服務響應及時,加之部分公共充電設施被惡意破壞和濫用,因此,公共充電網絡的建設運營成本遠遠高于個人自用和專用設施。
藍閩波認為,應進一步加大對公共充電網絡的補貼力度,確保其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充電設施保護宣傳力度,對于惡意破壞、濫用公共充電設施的行為給予懲處。
全國人大代表 蔡繼明:電動汽車應成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
電動汽車發展需要做整體規劃和整體研究,從汽車設計到生產,從電池維護到供電服務等,掌握全套的開發技術和制造技術。應商業化、市場化發展電動汽車,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和企業參與。
電動汽車如何破解價格、續航里程、電池壽命等一系列市場難題,全國人大代表,民進中央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蔡繼明分享了他的觀點。
蔡繼明表示,政府補貼逐步退坡后,電動汽車將面臨幾大難題。首先是價格,蔡繼明認為,電動汽車沒有補貼的價格必須降到與燃油車相當才具備市場競爭力。第二,電動汽車續航里程只有普遍超過300千米,且充換電像加油一樣便捷,民眾才更容易接納。第三,電動汽車實現市場化,電池壽命必須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