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已經誕生了40多年,在歐美日韓等國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0%以上,可謂是最早的智能家居產品之一。然而,對于國內消費者來說,智能鎖還是一個新鮮物,據統計,我國智能鎖的普及率還不到3%。很多人第一次看到智能鎖還是在《來自星星的你》、《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微微一笑很傾城》等這些熱播電視劇中。
消費者對智能鎖的了解,也僅限于了解密碼開鎖、指紋解鎖這些功能。在購買同類產品時,明星同款機型起了重要的引導作用。對于購買智能鎖這件事,很多朋友更是顧慮重重,智能鎖真的智能嗎?智能鎖會不會泄露隱私?智能鎖會不會像《機械公敵》里的機器人一樣將自己囚禁?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下這個問題。
智能鎖的工作原理
了解智能鎖的工作原理,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它。智能鎖的基礎結構,就是用電機帶動機械鎖芯,完成原來人工轉動鑰匙的動作。智能鎖是傳統門鎖、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物聯網技術等相結合的產物,融合了人類社會眾多的科技成果,內置嵌入式處理器和智慧監控系統,大大提升了開關門的效率,同時在門鎖的安全警報等方面更加完善。
傳統門鎖在開門時,需要掏鑰匙,插鑰匙,旋轉3次,拔鑰匙,開門,一共7個動作;而智能鎖開門只需要識別指紋,開門,一共2個動作。傳統門鎖在關門時,需要關門,掏鑰匙,插鑰匙,旋轉3次,拔鑰匙,一共7個動作;而智能鎖就1-2個動作,關門或關門并上提反鎖。智能鎖把開門的動作減少了5個,把關門的動作減少了5-6個,在便利性上有了極大的飛躍。
智能鎖的開鎖方式
主流的中高端智能鎖產品,有多達六種開啟方式:指紋、密碼、刷卡、鑰匙、手環、手機遠程開鎖等。國外發達國家雖然智能鎖普及率高,但是在用的市場存量產品技術往往比較滯后。日韓還處于非聯網狀態,開鎖方式主要以密碼和刷卡形式為主;歐美主要以藍牙和密碼為主,聯網產品尚不多。
其中,指紋識別分為光學識別、半導體識別兩種。光學識別通常沒有活體檢測,萬一有人將你的指紋復制下來,做成指紋套,是可以打開你家大門的;半導體識別通常支持活體檢測(并非所有),必須是有生命的活體才能打開門。因此,我們在購買智能鎖時,一定要買支持活體監測的指紋鎖。
虛位密碼
輸入密碼的開鎖方式則有固定密碼、虛位密碼、臨時密碼之分。固定密碼也就是我們設定的永久性開鎖密碼;虛位密碼是當有人在旁窺伺時,將真實密碼的前后各加若干擾亂數字來防止密碼泄露;臨時密碼是指當有人來訪時,你所指定的一次性或臨時開門密碼。
手機遠程開鎖是當你不方便親自開門時,遠程為他人開門的一項技術,主要通過WiFi、藍牙技術實現,有的智能鎖甚至采用了先進的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
除了指紋識別以外,面部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在智能門鎖領域并不是主流,非常鮮見,多存在技術不成熟或者使用條件受限等問題,在當前這個階段,不是很建議大家買這類智能鎖。
智能鎖的安全性分析
目前國內的智能鎖市場剛剛興起,很多人對智能鎖的安全性有很大的擔憂,害怕指紋被竊取,害怕智能鎖密碼泄露,害怕聯網的智能鎖遭到黑客破解,這些其實都是現實存在的問題。非常類似國產手機發展的早起,大量的山寨機充斥市場,扣費陷阱比比皆是,一不留神話費就沒了。
破解智能鎖的小黑盒
智能鎖市場也是同樣的道理,目前的智能鎖還是一片藍海,有大大小小幾千家智能鎖制造商涌入其中,因此出現問題的產品絕非少數。大量不支持活體指紋檢測的智能鎖正在售賣,可以通過簡單的“小黑盒”輕松破解的智能鎖屢屢曝光。但是優秀的智能鎖產品同樣非常多,很多知名品牌,如耶魯、凱迪仕、德施曼、鹿客、優點等,他們最新推出的智能鎖,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安全問題。
除了這些新增的安全問題外,從機械角度來講,智能鎖的安全性和傳統門鎖是沒有區別的,只要是使用了安全級別更高的鎖芯與鎖體,就同樣有非常高的防盜效果。
當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方式興起的時候,很多用戶也很懷疑它們的安全性,然而我們漸漸發現帶錢包出門的國人越來越少了,就連路邊買個煎餅果子、菜市場買菜都能用手機支付了,從此之后丟錢包也成為了歷史!智能鎖就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是一樣的,它的出現同樣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捷。
市面上大多數智能鎖可以設置指紋、密碼、刷卡、手機遠程控制等多種開鎖方式,也就是說,有了智能鎖以后,沉重且容易遺失的鑰匙不再成為我們出門的必選項。就像支付寶、微信支付的強勢崛起一樣,傳統門鎖被淘汰是早晚的事,甚至連鑰匙都有可能最終消失。
智能鎖的智能不僅僅在于它多樣化的便利性開鎖方式,更在于它所具備的安防功能。目前已經有不少智能鎖擁有警報功能,當門鎖被撬動、密碼連續出錯、指紋連續識別錯誤時,門鎖會直接發出尖銳的報警音,及時提醒家中成員注意小偷的“光臨”,部分有聯網功能的智能鎖還會向手機推送消息,讓在外的戶主也能及時處置,避免財產損失。
智能鎖聯網控制是大趨勢
試想,如果給你一臺電腦,卻不讓你聯網,該是一件多么無聊的事。雖然你也可以處理文檔、看本地視頻,但電腦也因此失去了大量功能。于是我們看到,盡管電腦聯網有可能感染病毒,但是也無法阻擋我們義無反顧地連接網絡。從這個角度來看,相比智能鎖聯網之后所增加的眾多實用功能,智能鎖聯網所帶來的安全隱患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也是可以解決的。
聯網的智能鎖在每一次開門時,都會產生一條開門記錄,并同步到你的手機上,讓你隨時可以查看家中的開關門情況。給老人和孩子分別配備門卡,便可通過手機了解到他們何時出門、何時回家。對于家長來說,可以時刻得知青春期孩子的異動,給孩子更好的“關愛”,這點就相當實用……
當有親朋好友到訪時,而自己又恰巧不在家,你就可以通過手機發送臨時授權密碼開門,或者直接用手機遠程開鎖,讓親友們進屋等候。或者你正在“葛優躺”的狀態下,實在不想開門取外賣,直接手機開門讓配送員送到屋內。
同時,對于任何非法開鎖,一些聯網的智能鎖還會有短信電話報警、遠程監聽等功能,讓你能夠及時處理,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部分聯網智能鎖還可以分權限開門,讓戶主和保姆、親友擁有不同的開門管理權限,只有戶主才擁有最高的管理權。隨著物聯網技術與AI人工智能的應用,智能鎖還會帶來更多的功能。比如,通過分析你日常的開關門數據,來對你的生活習慣進行評估,并為你提供更健康的時間管理方式。
總結:
智能鎖包括面板、鎖體、鎖芯、電路板、馬達、把手、裝飾圈、顯示屏、鍵盤、指紋模組、電池槽、反鎖旋鈕、滑蓋等組成部分。相比傳統門鎖,智能鎖的部件更多,集成度更高,技術更為復雜。相比智能鎖的安全性問題,智能鎖的故障率、穩定性更加值得關注,畢竟智能鎖是一個使用頻次非常高的智能家居產品,且消費者對該產品故障的容忍度非常低。電視黑屏還能看手機,燃氣灶壞了還能用電磁爐,而門打不開了,絕對是件讓人抓狂的事。
智能鎖故障率問題一旦解決,機遇也將隨之而來。我國的智能門鎖雖然起步較晚,普及率過低,但我國的智能鎖從一開始,就與新興的物聯網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緊密結合,直接步入了新時代。而普及率高的歐美日韓國家,消費者更換智能門鎖缺乏動機,僅僅為了聯網功能,而更換目前的智能鎖,缺乏消費動力,況且門鎖和冰箱、空調一樣,屬于耐用品,換機周期可以長達10年。因此在現階段,智能鎖的技術發展只能在中國,消費市場只能在中國,在這篇還未染紅的藍海中,創業者們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