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背景下,如何促使體育教學和活動的提質增效?即將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出了什么樣的新要求?如何做好教學整體規劃與設計,幫助學生既提高體能又養成健康行為,既掌握技能又形成良好的體育品德,實現素養的全面發展?今天小編帶您走進一場體育教師論壇展示活動,一起去尋找這些問題背后的答案。
4月8日,石油實驗小學的操場上熱鬧非凡,學校體育社團的同學們正在進行豐富多彩的展示活動,活力啦啦操、動感籃球、花樣跳繩、特色足球、傳統武術等,精彩紛呈的展示內容讓人目不暇接。作為海淀區小學“未來名師成長計劃”系列活動之體育與健康學科論壇展示活動的內容之一,同學們的精彩表現既是學校“1+3+C”體育課程體系的成果展示,也是學校“活力體育”育人成效的充分體現。
此次活動由海淀區教育委員會基礎教育一科、區進修學校小學教研室主辦,石油實驗小學和清華附小攜手承辦,活動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核心素養視域下,體育單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的主題,旨在交流分享海淀區優秀教師育人經驗,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為教師專業成長搭建平臺,促進教師隊伍整體提升。
石油實驗小學校長王梅介紹了學校在體育學科發展方面的總體情況。
學校自建校以來十分重視體育工作,通過靶向“促進人的發展”這一目標,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體育工作理念,打造與學校“活力文化”一脈相承的、富有特色的“活力體育”,構建“1+3+C”體育課程體系,開創“學-練-賽”的教師發展模式和學生成長模式,傳承“一月一賽”的體育賽事機制,形成“校園足球為龍頭,體育社團多元發展”的體育工作樣態,營造活力十足的體育氛圍,打造出一支專業素質過硬、教學水平優秀的體育教師團隊,培養出一批批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活力少年。
教師課堂展示環節上,來自清華附小的任海江老師帶來了一節二年級體育課《小足球運球游戲》,石油實驗小學的王建軍老師帶來一節四年級體育課《小足球傳接球與游戲》。課堂上,兩位體育教師用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帶領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充分展示了骨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水平,不僅呈現了兩所學校體育教育的育人成果,也體現了海淀區教委、教師進修學校對體育教師團隊的培養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