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官方此次透露,目前入駐微博的教育機構有4000多家,入駐微博的個人老師有4萬多人。教育類微博內容中,針對在校大學生學習、就業考試的占比超過70%。
截止到2016年9月,微博覆蓋的可識別身份的學生群體達到了5400萬人,其中有2100萬的在校大學生。
大學生微博閱讀偏好中,教育類占比23%。大學生微博學習偏好,四六級、考研、公考分別占據前三名。
借助于微博自身的傳播屬性和大學生用戶,微博上教育內容的宣發和擴散遠遠好于其他平臺,比如張海峰一段關于985、211高校解讀視頻雖然此前已經在其他平臺發布,但是在微博才開始火爆擴散,累計播放量達到了4000萬。考研大綱頒布當天晚上,何凱文在直播解析考研大綱的同時,銷售考研培訓課程。
四六級、托福雅思、留學等領域名師數量也越來越多。因此微博上已經涌現出一批網紅老師。
而微博也成為培訓機構宣傳營銷的前沿陣地。
作為平臺方,微博最為關注并且首推的是能夠穩定產出高品質內容和堅持不懈運營的機構或者老師。
所以微博自身在不斷改進,增加多種多樣的內容生產工具,提供不同的內容展現形式,包括九宮格,140字,短視頻,直播,話題等;對優秀的老師進行流量支持;提供營銷培訓;根據用戶的上網習慣,進行身份鑒別,幫助培訓機構了解、找到自己的用戶。
除此之外,新浪微博在線教育平臺微課堂,在上線11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有370萬學生通過微課堂在微博內的學習,其中13%的學員付費學員。
因此,微博內部已經形成一個小閉環,教育培訓機構從營銷、招生、支付、授課、服務等所有環節都可以在微博上完成。
可以說,微博在教育領域的動作已經獲得了不錯的成效。未來,微博希望能夠繼續深挖教育領域的優質內容、老師,還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教育自媒體有更豐富的變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