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供暖代價沉重,政策助力電熱興起
隨著東北地區供暖期提早開始,大興安嶺更是于9月25日就開始供暖,而在享受室內溫暖的同時,人類付出了極大代價,11月初,東北遭受霧霾襲擊。沈陽PM2.5爆表,哈爾濱部分中小學停課,機場航班大面積延誤,部分高速公路封閉,以供熱之名任污染肆意代價沉重;對此我國根據發電手段多樣化,加速將煤改電落實到重點地區,藉此電價分時段分流量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因此電暖器的使用會近一步得到鼓勵.
供暖空窗有規可循,精準把握制勝市場
從供暖時間和空間上來看,我國國土面積幅員遼闊,氣候變化不盡相同,北京地區將供暖開始設定為連續五天平均溫度低于5℃,而顯然集中供暖并不能滿足百姓的取暖需求,每年供暖前半個月的室內溫度較低是百姓最為難熬的時候,特別是對于老人和兒童等特殊群體,對此我們稱該時期為供暖空窗期,各地區溫度差異較為明顯,空窗期時間也不盡相同,其中東北地區(含內蒙)轉冷較早,供暖手段較為成熟,設施健全,空窗期開始于10月中旬,京津冀和西部地區則集中于11月15日供暖,空窗期稍晚,部分地區供暖設施有待改善,而位于南部地區供暖設備為電暖器,熱泵空調,相對于集中供暖的北方地區電暖器需求更高。
每一段空窗期對企業都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一是因為消費者對取暖需求急切,二是對于取暖感受要求較高,因此針對不同空窗期取暖產品投入及營銷策略應有所偏重,時間點上來看北方連鎖超市早在10月初即開始將電暖器產品投入展臺,線上商城打出10.1預暖,雙10制暖節等口號,效果良好,而長江以南地區空窗期到來則是以雙11節點預售引發取暖熱潮。
線上爆發高速增長,細分市場差別對待
隨著網上購物模式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互聯網+助力電暖器線上市場高速發展,據奧維云網(AVC)大數據顯示,2015年第36周-47周,電暖器電商零售額達6.3億元,同比提升51.2%,而線上零售額占比百分之八十品牌數量由10家擴充到12家,競爭越演越烈。從產品使用場景上來看,電暖器主銷的電熱油汀以大功率,多片數,含加濕等功能頗受老人、孕婦、嬰兒等人群歡迎,而在北方已經供暖的地區居浴兩用干衣機功能的歐式快熱爐暖風機則深受青睞;而對于供暖設施不健全的城市租客來說,性價比較高的小暖陽不可或缺。
不過筆者提醒,由于使用功率較高,電暖器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各廠家都要擺正心態,不要因為成本問題而忽略產品質量,不要因為安全問題而引火上身,需知對消費者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只有責任心的企業才能促使行業的良性發展。